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莫疑禅伯未知禅,莫笑仙翁不学仙。
心境双清方是道,世间无事可相牵。
(注: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特此构造并融入解析中。)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曾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韩愈等前辈的赏识,其风格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推敲字句,有“苦吟诗人”之称。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敲响了月光下的门扉,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我们约定的幽会日期不会违背诺言。
(附加句)
不要怀疑禅伯不懂得禅机,也不要嘲笑仙翁不学习仙术,心境达到双清才是真正的道,世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牵挂。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心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禅和仙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李凝幽居的幽静、荒凉、清幽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悠远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赞誉,附加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心境的重要性,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诗人被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清幽之美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附加句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加深入地表达主题而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