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嘉禾篇
唐·韦庄
嘉种勿传河右壤,灵苗更长阙西偏。
秋风飒飒雨潇潇,禾黍低垂穗正圆。
四野黄云笼稼穑,万家箫鼓乐丰年。
谁言此地无佳景,我见嘉禾胜万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优良的种子不要传到黄河以西的土地上(指保持珍稀),神奇的禾苗在皇宫西侧(或指朝廷所在之地)更加茁壮成长,秋风飒飒,细雨潇潇,禾黍低垂着头,谷穗饱满圆润,四野黄云笼罩下的庄稼一片丰收景象,千家万户敲锣打鼓欢庆丰年,谁说这里没有美丽的景色?在我看来,这丰收的嘉禾比万贯钱财还要珍贵。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优良品种的珍视,首句“嘉种勿传河右壤”暗示了珍稀种子的珍贵,不应轻易外传;次句“灵苗更长阙西偏”则强调了这些种子在朝廷附近(或象征性地指国家中心)的茁壮成长,寓意国家繁荣,后两句通过秋风、细雨、低垂的禾黍、黄云笼罩的庄稼以及欢庆的箫鼓声,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和人民的幸福。
赏析
韦庄此诗以丰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繁荣景象,诗中“嘉种勿传河右壤,灵苗更长阙西偏”两句,既体现了对优良品种的珍视,又隐含了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结合,将丰收的喜悦和人民的幸福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农业丰收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显得尤为珍贵,此诗可能作于韦庄任职地方官期间,亲眼目睹了当地农业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嘉禾篇》,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韦庄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诗中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