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汝坟贫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汝坟贫女
宋·梅尧臣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
徒为孺子妇,何足问衾裯。
世情与心愿,相看泪沾衣。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存诗约二千九百多首,内容广泛深刻,形式多样,语言朴素自然,有《宛陵先生集》。
译文
汝河岸边贫穷人家有个女儿,边走边哭声音凄凉又悲伤。
她自称家中有个年迈的父亲,孤苦伶仃没有丁壮可帮忙。
郡吏突然来势汹汹太凶暴,官府催逼百姓怎敢来反抗。
强行督遣不许片刻有停留,老翁被驱去拄杖也茫茫。
瘦弱的妻子倒毙在丈夫前面,幼小的孩子仆倒在身后边,
成群结队的盗贼四起如蜂攒,手持森森戈矛杀人又放火。
我只是一个贫贱的农家妇女,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枕席和帷帐。
世道人情与我的心愿相违,彼此对视泪水沾湿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汝坟贫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诗中详细叙述了贫女因家中无丁壮而被官府强行征召,导致家庭破碎、亲人离散的悲惨情景,以及盗贼横行、社会动荡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贫女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贫富悬殊严重,官府横征暴敛,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梅尧臣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的疾苦和心声,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这首诗就是他在汝坟地区亲眼目睹了贫女的悲惨遭遇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