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物
唐·白居易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
怪得羲皇以上人,逍遥不向世间游。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世间万物形态万千,有的丑陋,有的美丽,有的巨大,有的细微,千差万别,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们是如何被雕琢成这样的,难怪在伏羲氏以前的人们,会选择逍遥自在,不在这尘世中游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世间万物的多样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惊叹和敬畏,首句“丑妍巨细千万殊”概括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无论是美丑、大小,都各不相同,次句“竟莫见以何雕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多样性的来源的疑惑,即这些形态各异的万物是如何被雕琢成这样的,无人知晓,后两句则通过想象伏羲氏以前的人们选择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造化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描绘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对这种多样性的疑惑和敬畏,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有关,白居易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刻,对自然造化产生深刻感悟后所写下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可以看到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