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巧缀烟霞日月形。

影薄谁停绣幄上,香寒宜著绮罗轻。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情。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

作者简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林逋的诗,风格淡远,意境幽深,尤长于咏梅,作品收在《林和靖集》中。

译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梅花像是剪碎的丝织品,上面点缀着酥凝般的花蕊,巧妙地组合成烟霞、日月的形态,梅花疏落的影子映在绣幄上,淡淡的清香在绮罗的衣袂间飘荡,我并不是偏爱梅花那轻盈的姿态,而是它能在冷处表现出独特的情趣,在穷乡僻壤里,我自然成了梅花这位幽居隐士的伴侣,可是岁末寒冬,又有谁来替梅花这位静女做媒,将她嫁到人间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香气以及诗人与梅花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与梅花为伴的孤独心境,以及岁末无人赏识梅花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通过“剪绡零碎点酥凝”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花瓣的精致与花蕊的柔美,诗人还通过“影薄谁停绣幄上,香寒宜著绮罗轻”等句,描绘了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而芬芳的世界。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情”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诗人并非仅仅因为梅花的轻盈姿态而偏爱它,更是因为它在冷处展现出独特的情趣和品格,这种品格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契合,使得诗人与梅花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与梅花的情感关系,在穷乡僻壤中,诗人与梅花相互陪伴,成为了彼此的知己,岁末寒冬,又有谁来为这位静女般的梅花做媒,将她嫁到人间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不仕不娶,过着隐居生活,他热爱自然,尤其喜爱梅花,这首诗就是他在山园中观赏梅花时所作,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香气以及诗人与梅花的亲密关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