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蕊受风天下暖,锦鳞吹浪日边明。出自哪首诗?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渔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珠蕊受风天下暖,锦鳞吹浪日边明。

渔舟唱晚归帆远,碧水悠悠映晚晴。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之间,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李群玉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珍珠般的花蕊在风中摇曳,仿佛给天下带来了温暖;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跳跃,吹起层层浪花,使得日边的景色更加明亮,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悠扬的歌声,归帆渐渐远去;碧绿的河水悠悠流淌,映照着傍晚的晴朗天空。

释义

首句“珠蕊受风天下暖”以珠蕊受风摇曳的景象,比喻春天的温暖和生机;次句“锦鳞吹浪日边明”则以锦鳞(美丽的鱼儿)吹浪的场景,描绘出日边的明亮和活力,后两句“渔舟唱晚归帆远,碧水悠悠映晚晴”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渔舟归航、碧水映晴的宁静美景,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渔村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前两句通过珠蕊和锦鳞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后两句则以渔舟、归帆、碧水和晚晴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渔村晚景图,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已经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李群玉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这首诗很可能是在游览渔村或隐居田园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