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公尚忆洛城中,醉里穿花满袖风。全诗是什么?

风云7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宋·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公尚忆洛城中,醉里穿花满袖风。

年年负却花期约,春去人愁意转浓。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燕子还知返,社日归来定不空。

双鸳池上三樽酒,一雨庭前六尺桐。

岂意山空人不见,但闻箫管咽东风。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西湖的春天已经归来,水绿得像被蓝靛染过,群芳烂漫,姹紫嫣红开遍,而各种花朵随风飘落,像缤纷的雪花轻舞,你的春思像纷乱的云彩,白了的头发对着春景题写愁诗,我知道你仍然记得洛城中的那段生活,在醉意朦胧中穿过花丛,衣袖沾满花香,我们年年都辜负了花期之约,春去人愁,情意更浓,楼上五更天的残梦被钟声惊破,花底三月雨中的离愁更添一层,无情的燕子尚且知道返回旧巢,社日到来时它们一定会飞回来,不会让巢空着,我们在双鸳池上共饮三樽美酒,在庭院中欣赏六尺高的梧桐树,哪里料想到山空人不见,只能听到箫管声在东风中低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春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色的美丽和繁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春日里游览西湖时,想起了远在洛城的友人谢法曹,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西湖春色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欧阳修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