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空山无鸟过,白日掩柴扉。
草色侵衣润,松声入耳微。
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
欲寻高士迹,云卧一岩幽。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抒发爱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空旷的山中没有鸟儿飞过,白天我掩上了柴门。
草色青翠欲滴,仿佛侵湿了衣裳,松涛声轻轻传入耳中。
当年携手同游的道友如今还在否?我这个长官已经白发苍苍,却仍然留在人间。
想要寻找高士的踪迹,却发现他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幽深岩穴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他对过往友人和高士的怀念,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山中环境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颈联中的“把臂道人今在否”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而“长官白首尚人间”则透露出诗人自己虽已年迈,但仍留在人间的无奈与感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山中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对旧友的思念和对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颈联中的“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一句,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又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隐居期间,黄遵宪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晚年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和对旧友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他也通过对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遵宪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