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子瞻病中大雪》,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卧闻疏响惊窗梦,起看青空映眼明。
知是雪飞深数尺,满庭清影湿寒声。
先生贫敝古人风,沔想柴桑在眼中。
夜半银灯照清影,细和诗句得深功。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先生贫敝古人风,沔想柴桑在眼中”为诗中部分句子,为便于分析,此处给出全诗,但主要解析将围绕这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译文:
(针对关键词部分)
先生生活贫寒却保持着古人的高洁风范,心中时常浮现出陶渊明(柴桑为其隐居地)的形象。
释义:
“先生贫敝古人风”描绘了主人公虽然生活贫困,但依旧保持着古代贤人的高洁品德和风范。“沔想柴桑在眼中”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古代隐士陶渊明(曾隐居柴桑)的仰慕和向往,心中时常浮现出他的形象。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虽然生活贫困,但主人公并不以此为意,反而更加珍视和坚守古人的高洁风范,通过联想到古代隐士陶渊明,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使得这两句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苏轼(字子瞻)病中大雪时所作的和诗,当时苏轼因病卧床,黄庭坚前往探望并写下此诗以表关切和敬意,在诗中,黄庭坚不仅描绘了雪景的清新和美丽,还通过赞美苏轼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钦佩,通过联想到古代隐士陶渊明,也进一步突出了苏轼的隐逸情怀和人格魅力。
黄庭坚的《次韵子瞻病中大雪》不仅是一首描绘雪景的佳作,更是一首展现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诗篇,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动人力量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