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出自哪首诗?

小星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韦应物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石竹。

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贞元十五年,滁州别驾李宥寄赠石竹花,以诗答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这百花凋零、草木萧瑟的季节里,唯独那两株石竹花亭亭玉立,显得格外坚韧,我收到你赠送的石竹花,心中充满感激,但想到自己仅以微薄的斗粟作为回报,不禁感到惭愧,又怎敢哀叹自己的道路艰难独行呢?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对友人李滁州赠送石竹花的答谢之作,诗中通过对比百花的凋零与石竹花的坚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以“斗粟犹惭报礼轻”表达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与回报不足的惭愧,而“敢嗟吾道独难行”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

赏析

这首诗以石竹花为引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凄凄百卉病,亭亭双石竹”两句,以百花的凋零反衬石竹花的坚韧,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与回报不足的惭愧,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清新淡雅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年),当时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李宥是韦应物的友人,时任滁州别驾,李宥寄赠石竹花给韦应物,以表达友情和关怀,韦应物收到后,深感友情的珍贵,便以诗作答,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回报不足的惭愧,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回应,也是韦应物个人情感与人生哲学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