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寻芳
宋·杨万里
雪乾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柳眼初醒桃萼嫩,梅心已散蕊香深。
微风岸岸吹芳草,细雨霏霏湿好林。
无限春光何处是,且随流水入桃阴。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风格清新活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译文
雪后初晴,天空云朵散去,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南面的田野上芬芳的花草又可以寻觅了,柳树刚刚苏醒,嫩绿的柳叶如同眼睛一般,桃花的花蕾娇嫩欲滴,梅花的花心已经散开,香气浓郁,微风轻轻吹拂着岸边的芳草,细雨绵绵滋润着美好的树林,无限的春光究竟在哪里呢?且随着流水一同进入桃花盛开的地方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机,首联点明时节与天气,为全诗铺设了清新明丽的基调;颔联与颈联则具体描绘了春日里植物的生长状态与风雨的滋润,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尾联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无限热爱与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春日写景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宁静的乡村或郊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并感受春天的美好,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诗人,杨万里在春日里看到了雪后初晴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