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构堂吟
宋·陆游
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构架桷与榱。
匠心独运巧安排,堂成气象何巍巍。
雕梁画栋映日辉,碧瓦朱甍映云飞。
堂中宾客尽豪英,谈笑风生酒满樽。
百年基业今始固,子孙万世永传芳。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先请德高望重的先生作为构建堂屋的梁柱,再依次搭建起桷(方形的椽子)与榱(屋椽),工匠们匠心独运,巧妙安排,堂屋建成后气象多么宏伟,雕花的梁、彩绘的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碧绿的瓦、红色的屋脊在云中若隐若现,堂中聚集的宾客都是豪杰英才,谈笑风生间美酒满樽,这百年的基业从今日起稳固,子孙万代将永远传颂其芳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构建堂屋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基业稳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诗中“先收先生作梁柱”一句,既是对工匠技艺的赞美,也寓意着家族中需要有德高望重之人作为支撑和引领。“以次构架桷与榱”则展示了构建过程的有序和精细,整首诗以堂屋的宏伟气象和宾客的豪英形象,烘托出家族兴旺发达的景象。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构堂为题,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堂屋的构建过程,从选材到施工,再到最终的落成,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心和智慧,诗人以“先收先生作梁柱”开篇,既突出了工匠的重要性,也寓意着家族中需要有中流砥柱之人来支撑和引领,而“以次构架桷与榱”则展示了构建过程的有序和精细,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基业的重视和期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对家族未来的思考和期望有关,陆游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族基业的稳固和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望,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陆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族的兴盛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愿望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