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探幽寻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

曲径幽幽通深处,古木参天映碧苔。

流水潺潺涤尘念,清风拂面送香来。

此间胜景何处有,唯有探幽心自开。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诗作在晚唐成就颇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披散开如丝绦般的头发,张开敏锐的耳目,仿佛能照亮山谷,发现许多被遗忘的英才与美景,弯曲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映照着碧绿的青苔,流水潺潺,洗涤着尘世的杂念,清风轻轻拂过脸庞,送来阵阵香气,这样的美景何处寻觅?唯有怀揣着探幽寻胜的心情,才能自行开启这扇通往自然与心灵深处的大门。

释义

“披旒发纩广耳目”形容诗人以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感知力去探索世界;“照彻山谷多遗材”则比喻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那些被忽视或遗忘的美好与人才。“曲径幽幽通深处”至“清风拂面送香来”四句,具体描绘了探幽寻胜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净的和谐统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才的珍视,首句以“披旒发纩广耳目”开篇,气势磅礴,奠定了全诗探索与发现的基调,随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探幽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心灵感受的抒发,使得全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尾句“此间胜景何处有,唯有探幽心自开”更是点睛之笔,强调了探幽寻胜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升华。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心中多有感慨,在一次游历山水之间时,杜牧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同时联想到自己一生中的种种经历与遭遇,不禁感慨万千,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探幽寻胜》,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才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杜牧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