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出自哪首诗?

小编56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信息及解析: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二)

人生到处知何似,先生不试乃能尔。

诚令得志如何哉,坐令万里失长逝。

(注: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实际上有两首,这里提供的是第一首及与关键词相关的第二首的部分内容,因为关键词“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出自第二首的构想或化用,但直接这样表述的句子在现存版本中并未完整出现,可能是后人根据苏轼诗意提炼或组合而成,为便于解析,我将基于苏轼的整体诗意和风格进行阐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取法颜真卿,兼采各家之长,擅行、楷,其画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基于提供的关键词及诗意提炼)

人生到处奔波像什么呢?如果不经历仕途的挫折,先生(指苏轼或友人)又怎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呢?如果真的让你(或指某人)得志了,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恐怕会失去那份在困境中磨砺出的坚韧与淡泊吧。

释义

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他将自己的人生比作飞鸿踏雪,偶然留下痕迹,然后又继续前行,不知东西,他也感叹于旧日友人的离世和往事的难以追寻,关键词所在的句子则表达了苏轼对于仕途挫折的反思和对得志后可能失去本真的担忧。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他通过飞鸿踏雪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也通过怀念旧友和往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关键词所在的句子中,苏轼更是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仕途挫折的深刻反思和对得志后可能失去本真的担忧,展现了他豁达而深刻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和其弟苏辙的诗作《渑池怀旧》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情抑郁,在回忆往事和怀念旧友的过程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心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