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不自量力
唐·李商隐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蚍蜉撼树徒为笑,螳臂当车自取嘲。
世事纷纭难预料,人心叵测易招殃。
劝君莫学此中人,量力而为是正途。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
译文
桓魋和武叔自不量力,妄图以一根小草去摇动巨大的蟠桃树。
就像蚍蜉撼树一样只是徒增笑料,又像螳螂挡车一样只会自取其辱。
世事纷繁复杂难以预料,人心深不可测容易招来祸端。
奉劝各位不要学这些不自量力的人,做事要量力而行才是正道。
释义
本诗通过桓魋和武叔两个不自量力的人物形象,讽刺了那些盲目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他们妄图以小博大,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诗人借此告诫人们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行事。
赏析
本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过桓魋和武叔两个典型形象,深刻揭示了不自量力的危害,诗中“欲挠一草摇蟠桃”一句,以极小的力量去对抗极大的力量,形象地表现了不自量力的愚蠢和可笑,诗人也通过“蚍蜉撼树”和“螳臂当车”两个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不自量力的荒谬和可笑,在结尾处,诗人以“量力而为是正途”作为总结,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商隐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批判,他通过这首诗,讽刺了那些在政治上盲目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这些人往往因为自己的野心和贪婪,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诗人借此告诫人们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要盲目行事,以免自取灭亡,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