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论道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大道行如箭,直去无回桡。

虽传古未有,要且今何遥。

圣人久已逝,道在犹可求。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浮云自开合,明月本清皎。

君子不须忧,斯道终久耀。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译文

大道如箭般直行,一去不复返。

虽然传说古代没有孔子,但今天的道又有多远呢?

圣人虽然早已逝去,但他们所倡导的道理仍然可以追寻。

即使传说古代没有孔子,微小的蠛蠓又怎能知道天空的高远呢?

浮云自会开合,明月本就清皎。

君子不必忧虑,这大道终将闪耀。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大道(即真理或道德准则)的坚定信仰和追求,他认为大道如箭般直行,不可逆转,即使古代没有孔子的传说,但真理和道德准则仍然存在于世间,可以追寻,他通过对比微小的蠛蠓和广阔的天空,强调了人的认知局限性,暗示只有超越这种局限性,才能真正理解大道的深远和伟大,他也表达了对浮云和明月的自然现象的感悟,认为它们象征着大道的永恒和清皎。

赏析

这首诗以大道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对真理和道德准则的坚定信仰和追求,他通过对比古代与今天、微小与广阔、浮云与明月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人的认知局限性和大道的深远伟大,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或人生低谷时期,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生的种种挫折,他深感困惑和迷茫,但通过对大道的坚定信仰和追求,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力量,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内心体验和感悟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思想和艺术才华,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真理和道德准则的普遍关注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