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探胜
唐·贾岛
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
孤云出岫无拘束,野鹤归林得自心。
万壑松风鸣涧壑,千峰月色照寒林。
幽人此际应相笑,未解尘缘独赏音。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仕而卒,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诗作在晚唐却很有影响,特别是他所追求的炼字炼句,为后来的诗论家所推崇,他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译文
美好的游历怎会在乎山路的艰险,我深入地探寻仿佛要与大海比深邃,孤云从山峦中飘出没有束缚,野鹤回归林间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万壑中的松风在涧壑间回响,千峰上的月色照亮了寒冷的树林,隐士们此刻应该会笑话我,因为我尚未解脱尘世的牵绊,独自欣赏这山水之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在探寻自然过程中的心境变化,首联“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深入探寻的决心,颔联“孤云出岫无拘束,野鹤归林得自心”则通过孤云和野鹤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本真的向往,颈联“万壑松风鸣涧壑,千峰月色照寒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尾联“幽人此际应相笑,未解尘缘独赏音”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全超脱尘世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胜践”、“冥搜”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入探寻和热爱,通过孤云、野鹤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本真的向往和追求,颈联的描绘更是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尾联则通过“幽人”的笑话,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全超脱尘世的遗憾和自嘲,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但他对诗歌创作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时,面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抒发,在探寻自然的过程中,诗人不仅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更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自由、本真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在尘世中的牵绊和束缚,这种矛盾心理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