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旧赋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劳事欲歌无与和,衰颜思见故人开。
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看落晖。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白居易虽有多首表达怀旧与孤独之情的诗作,但本诗内容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中。)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因劳累之事想要吟唱却无人应和,衰老的容颜渴望着能见到故友而展颜,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望着那渐渐落下的夕阳余晖。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首句“劳事欲歌无与和”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辛劳,想要通过歌唱来抒发情感,却找不到共鸣者的无奈,次句“衰颜思见故人开”则透露出诗人因年华老去,更加渴望见到旧友,以慰藉内心的孤独,后两句“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看落晖”通过描绘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颔联则通过“衰颜”与“故人”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颈联与尾联则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空庭与独倚阑干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朋好友,生活孤独而寂寞,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不禁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渴望能再次与故友相聚,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奈与失落,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很好地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与情感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