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韦应物
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世喧。
满院柳花吹欲尽,一帘新雨涨池痕。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身体闲适下来,才更加体会到春天的乐趣;地方宽敞,即便身处尘世,也如同远离喧嚣,满院的柳絮被风吹得快要落尽,一场新雨过后,池塘的水位上涨,留下了水痕,闲居的门户朝向山路,深深的柳荫掩映着读书堂,每当阳光透过柳荫映照下来,清幽的光辉便洒满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的宁静生活,首联“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世喧”表达了诗人因身体闲适而更加感受到春天的乐趣,即便身处宽敞之地,也能远离尘世的喧嚣,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满院的柳絮、新雨后的池塘、朝向山路的门户和深柳掩映的读书堂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尾联则以阳光透过柳荫映照衣裳的清幽光辉,作为对闲居生活的美好总结。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与闲居的宁静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联中的“身闲”与“地广”相呼应,既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颔联和颈联中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突出了闲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尾联则以清幽的光辉作为对闲居生活的美好总结,既呼应了首联的“春乐”,也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任地方刺史期间,因公务繁忙而难得有闲暇时光,于是他在春日里寻得一处宁静之地闲居,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闲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也反映了韦应物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