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东林寺
唐·白居易
宝殿瑶池阔,花楼玉宇寒。
金身光照地,宝相影摇天。
钟磬出林晚,香烟入谷鲜。
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东林寺的宝殿和瑶池广阔无边,花楼和玉宇显得清冷而神秘,金色的佛像光芒照耀着大地,佛像的宝相庄严,影子摇曳在天际,傍晚时分,钟磬之声从林中传出,香烟袅袅飘入山谷,显得格外清新,即使双脚踏雪,步履艰难,也不要推辞,因为东林寺的香火与我们有着不解之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的宏伟壮丽和神秘氛围,首联和颔联通过“宝殿瑶池”、“花楼玉宇”、“金身光照地”、“宝相影摇天”等词句,展现了寺庙的庄严和神圣,颈联则通过“钟磬出林晚”、“香烟入谷鲜”等描写,表现了寺庙的宁静和清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的深厚感情和虔诚信仰,即使路途艰难,也要前往朝拜。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东林寺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寺庙的宏伟壮丽、神秘氛围以及宁静清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东林寺的深厚感情,尾联的“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他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东林寺时所作,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白居易在游览过程中,被寺庙的宏伟壮丽和神秘氛围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以及他对人生和信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