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5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云有感

宋·陆游

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

寒风吹散千峰雪,独倚阑干看落红。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天上的云朵骄傲地不肯与其他云彩相同,傍晚时分已经有了下雪的意味,填满了空旷的天空,寒风吹散了山峰上的积雪,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落花飘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察天空中云彩变化,以及随后下雪的情景,首句“天上云骄未肯同”表达了云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它们各自为态,不愿雷同,次句“晚来雪意已填空”则预示着天气的变化,雪意渐浓,填满了原本空旷的天空,后两句则通过“寒风吹散千峰雪”和“独倚阑干看落红”的描绘,展现了雪后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云和雪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多端和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句“天上云骄未肯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云彩以骄傲独立的性格,形象生动,次句“晚来雪意已填空”则巧妙地预示了天气的变化,为后文的雪景描写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寒风吹散千峰雪”的壮阔景象和“独倚阑干看落红”的孤独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逆境,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他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和雪景,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天上云骄未肯同”可能暗喻了诗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持个性的品质;“晚来雪意已填空”则可能预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寒风吹散千峰雪”则象征着困难和挫折的消散;“独倚阑干看落红”则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