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唐·韦应物

身逐云归处,心随雁去程。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烟霞长伴幽人宿,风月时追野客行。

他日还相访,应知此路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隐逸闲适之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随着云彩的归处漂泊,心也随着大雁的迁徙而远去,家乡的事务不需要我过多地处理,从此我要多次登临这壮丽的山川,烟霞常常陪伴着我这幽居之人过夜,清风明月也时常追随我这山野之客前行,将来有一天如果你再来探访我,应该会理解我对这条路的深情厚意。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事务的淡泊,首联写诗人身随云走,心随雁飞,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颔联“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直接点题,表明诗人不再关心家乡的事务,而是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游历山川之中,颈联进一步描绘诗人与山水为伴的闲适生活,尾联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这条通往自然之路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身逐云归”、“心随雁去”等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也通过“闾里不须多按治”一句,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淡泊和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了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历山川、与山水为伴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