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柳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忍言!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听秦妇吟,听妾劝郎心。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向人前夸俊丽,背人前度泪成河。
暗想昔时何限乐,而今此乐已蹉跎。
乱离方见少恩情,武定秦疆不计程。
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贵贱不分徒尔为,计教何处异群儿?
椒壁纱窗尘漠漠,绮楼丝管日纷纷。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牛白马七香车,云涛烟雨骊山夜。
当时回首已成空,梦魂犹在蓬莱宫。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黑貂皮衣已经破旧,不知何时才能归家?相见时,绿树间黄鹂在啼叫。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黑貂裘敝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而归几时则透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相见绿树啼黄鹂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与前面的艰辛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秦妇吟》全诗以一位秦地妇女的口吻,叙述了战乱给她带来的苦难和流离失所的经历,这两句诗作为全诗的一部分,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还通过绿树和黄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与前面的战乱和苦难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创作背景
《秦妇吟》创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前后,当时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目睹了这场大动乱,在兵荒马乱中他逃到了洛阳,写了长诗《秦妇吟》,这首诗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秦地妇女的自述,描写了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前后长安城中惊惶扰攘、破败萧条的景象,记述了人民的悲惨遭遇,韦庄在诗中寓情于叙事,对黄巢起义多有谴责;同时也表达了对遭受战乱之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在当时广为流传,被誉为“秦妇吟秀才”,为韦庄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就是对《秦妇吟》中“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两句诗的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