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变体(含关键词“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注:此变体为假设性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杨慎原诗中并无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此变体进行。)
滚滚长江东逝水,落日乱流江北去。
英雄泪尽空遗恨,离心犹与水东回。
青山不改千年色,几度夕阳映旧台。
渔樵闲话兴亡事,都付江流无尽时。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杨慎自幼聪颖好学,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后因“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朱厚熜,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卫,终世不赦,杨慎在贬谪期间,仍不忘学术研究,著作颇丰,涉及诗词、史学、音韵、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是明代著名的博学多才之士。
译文
(变体部分)
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落日余晖下,江水在北方乱流奔腾。
英雄们的泪水已经流尽,只留下无尽的遗憾,而他们的心却如同江水一般,永远向东流去,不愿回头。
青山依旧保持着它千年的颜色,夕阳几次映照在那古老的台榭之上。
渔夫和樵夫在江边闲聊着兴亡更替的故事,这一切都被无尽的江水所承载,流向远方。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落日乱流、江水东去,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沧桑巨变,英雄泪尽、离心东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青山不改、夕阳几度,则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
赏析
此诗以长江为背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中“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一句,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眷恋,通过青山、夕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韵味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变体为假设性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
此诗可能创作于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期间,面对长江的壮丽景色,诗人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悲欢离合,在贬谪的孤独与苦闷中,诗人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