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云埋樵声隔葱蒨,月弄钓影临潺湲”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厉鹗的《题画》,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题画》
清·厉鹗
云埋樵声隔葱蒨,月弄钓影临潺湲。
何处人家鸡犬静,满林风雪夜初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厉鹗(1692年—1752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戏曲家,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与查慎行、钱载齐名,有“浙西三大家”之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尤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译文
云雾缭绕之中,樵夫的声音被葱郁的山林所隔绝;月光下,垂钓者的身影映照在缓缓流淌的溪水上,在这幽静之处,哪户人家传来了鸡犬之声,显得格外宁静,整个树林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显得更加寒冷。
释义
云埋樵声隔葱蒨:形容山林间云雾缭绕,使得樵夫的声音难以穿透茂密的树林。
月弄钓影临潺湲:月光映照下,垂钓者的影子随着溪水缓缓流动,形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何处人家鸡犬静: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哪户人家传来的鸡犬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而宁静。
满林风雪夜初寒:风雪交加的夜晚,整个树林显得更加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远的山林夜景图,前两句“云埋樵声隔葱蒨,月弄钓影临潺湲”以云雾、樵声、月光、钓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宁静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描绘,后两句“何处人家鸡犬静,满林风雪夜初寒”则通过鸡犬声和风雪夜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和寒冷,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厉鹗为某幅画所作的题画诗,在清代,题画诗是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象或表达自己对画作的感受来创作诗歌,厉鹗作为一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的诗人,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受到了画中景象的启发,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画中的意境转化为文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题画》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厉鹗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细腻的描绘能力,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