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赵执信

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

兴逐乱流穿石窦,身随飞鸟过云峰。

雨余林气浮山霭,春入溪声送晚钟。

何处人家炊烟起,半山蓑笠采樵风。

作者简介

赵执信(1662年-1744年),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淄博人,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书法家,他年少成名,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后因佚稿案被罢官,从此不再出仕,游历四方,以诗酒自娱,赵执信的诗风清新自然,不拘一格,对清代诗坛有较大影响。

译文

辛夷花在屋角绽放,如同团团的香雪;杜鹃花在山冈上盛开,仿佛挽住了醉人的红霞,我随着兴致追逐着乱流穿过石洞,身体随着飞鸟飞越云峰,雨后林间的气息与山雾交织在一起,春天的气息随着溪水的流淌伴随着晚钟传来,哪里有人家升起了炊烟,半山腰上,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樵夫正趁着风势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和自身感受,首联以辛夷和杜鹃两种花为引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颔联通过“兴逐”、“身随”等词语,表达了诗人随兴而游、自由不羁的心境;颈联则通过雨后林气、溪声晚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尾联以樵夫归家的场景作结,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辛夷、杜鹃、乱流、石窦、飞鸟、云峰、林气、山霭、溪声、晚钟等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也通过自身的行动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执信在山间行走时即兴创作的,当时,赵执信因佚稿案被罢官,心情郁闷,于是游历四方,以诗酒自娱,在山间行走时,他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于是写下了这首《山行杂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