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遇知己

唐·李贺

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

青衫落落江湖远,白首悠悠岁月空。

酒醉方知世事艰,梦回犹忆故人容。

今朝得遇知音客,共话桑麻月满中。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李贺的诗作常描绘神仙鬼怪、哀怨凄婉之情,以及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他的诗歌语言瑰丽奇特,意境幽深,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手持马鞭才实现了我平生的愿望,拿着几何图形(此处象征学问或技艺)怎知会在此地与你相逢,身着青衫的我漂泊在遥远的江湖之上,岁月悠悠,白首已至,却感觉岁月空茫,酒醉之后才明白世事的艰难,梦中依然回忆着故人的面容,今天有幸遇到知音般的客人,我们一起在月光下谈论着田园生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知音难觅的珍视,首联“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历经波折终于实现愿望的感慨,以及意外遇到知音的惊喜,颔联“青衫落落江湖远,白首悠悠岁月空”描绘了诗人漂泊江湖、岁月空茫的境遇,颈联“酒醉方知世事艰,梦回犹忆故人容”则通过酒醉和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艰难的体悟和对故人的怀念,尾联“今朝得遇知音客,共话桑麻月满中”则点明了主题,即遇到知音的喜悦和与知音共话田园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知音的珍视,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诗人巧妙地描绘了自己漂泊江湖、岁月空茫的境遇,以及遇到知音后的喜悦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晚年时期,当时他历经坎坷,漂泊江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了一个知音般的客人,两人相谈甚欢,共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这次相遇让李贺深感欣慰和满足,于是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喜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