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礼虚。的释义

小编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自嘲

唐·杜荀鹤

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礼虚。

空有疏才难报国,愧无高策可安居。

闲居竹舍观云起,静听松风赏月出。

莫道山林无乐趣,此中自有乐陶陶。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晚年隐居九华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群峰攒聚、山峦连绵仿佛在讥笑我,我虽饱食终日却未能报答国家,深感愧疚,自己虽有微薄的才学却难以报效国家,惭愧没有高明的策略可以让我安心居住,闲居在竹舍之中观看云起云落,静静地聆听松风赏月出月落,不要说山林之中没有乐趣,这里自有让人快乐自在的天地。

释义

“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礼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充分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自责与自嘲,攒峰列岫,形容山峰众多且排列有序,这里借以比喻社会的复杂与纷繁,诗人感觉自己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未能有所作为,反而像是在被群山讥笑,饱食穷年,指终年衣食无忧却无所作为,诗人深感自己虽然生活无忧,但在报答国家、实现个人价值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

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首联以自嘲的口吻开篇,既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谦逊,也透露出对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颔联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无奈与惭愧,空有才华却难以报国,无高策以安居,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立体,颈联则转而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竹舍观云、松风赏月,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山林的清幽与雅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尾联以“莫道山林无乐趣,此中自有乐陶陶”作结,既是对山居生活的肯定,也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九华山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对社会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隐居生活中,他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也对过去的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自嘲,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与自责,也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与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