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东田
唐·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共酌东窗下,流风拂轻葛。
凄凄满别情,赠尔爱山客。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朓(465年—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文学家,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出身世家大族,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门阀制度而郁郁不得志,最终因谤毁而被害死于狱中。
朝代:南朝齐
作者简介
谢朓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之美,同时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在南朝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谢朓的诗歌风格清新秀丽,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诗中画,画中诗”。
译文
心中郁闷,无精打采,却还要勉强与友人一同游乐,登上层层高楼,随山势蜿蜒而上,眺望那高耸入云的菌阁,远处的树木郁郁葱葱,沿着田间小路绵延不绝;轻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广袤的原野上,鱼儿在新荷下嬉戏,水花溅起;鸟儿在花丛中飞散,花瓣飘落,没有对着春天的美酒痛饮,却还遥望着青山环绕的村落,在东窗下共同饮酒,清风轻轻吹拂着细葛布做的衣服,离别之情凄凄切切,赠你一首爱山的诗,城市宛如大堤般蜿蜒而来,溪水如同清澈的银河潺潺流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东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城市的蜿蜒和溪水的清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谢朓山水诗中的佳作之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东田的山水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二者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朓在游览东田时所作,当时,谢朓因不满士族门阀制度而郁郁不得志,心情苦闷,在游览东田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内心的苦闷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水之美、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谢朓高超的诗歌技艺,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