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友
唐·韦应物
曾参宦学居常近,阳城离别初不久。
远望云山隔万重,相思迢递几时穷。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京兆韦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
译文
曾参(此处借指友人)为官求学常居附近,
与我在阳城离别才刚刚不久。
远远地望着那重重叠叠的云山,
相思之情绵延不绝,不知何时能尽。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曾参宦学居常近”以曾参为喻,说明友人曾与自己相近而居,共同学习或为官;次句“阳城离别初不久”则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即不久前在阳城分别,后两句“远望云山隔万重,相思迢递几时穷”通过描绘远望云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思念之情绵延不绝、不知何时能尽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首句以曾参为喻,既体现了友人的学识和品德,又拉近了与诗人的距离;次句则直接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通过描绘远望云山的景象,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具象化,使得这种情感更加生动、感人,诗中的“万重”和“迢递”等词语,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之深、之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与某位友人的离别有关,在唐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离别也是常有的事情,韦应物作为一位情感细腻的诗人,对友人的离别自然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离别后不久,对友人深深思念之情的抒发,通过描绘远望云山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得这种情感更加生动、感人,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