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往年曾在条阴下,见断枝垂意若何。
今日独来还独去,今年却到经行处,
独坐昏烟对舞柳,更添黄鹂翠羽声。
细看来,不是杨枝,点点是离人泪。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今年却到经行处,独坐昏烟对舞柳”实际上是对原诗句的微调与组合,原诗中这两句并未直接相连,但为便于解析,我将它们放在了一起,为了保持诗词的完整性,我添加了前后相关的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整首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青青的一树柳树,带着伤心的颜色,它曾经让多少离别的人增添了离恨,因为它靠近都城大门,人们常常在这里送别亲友,长长的柳条折光了,春风也显得萧瑟起来,往年我曾在这柳树下,看到断枝垂落,心中感慨万千,我独自来到这里又独自离去,走到曾经经过的地方,独自坐在黄昏的烟雾中面对着随风舞动的柳树,这时,黄鹂和翠鸟的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仔细看来,那柳枝上的点点,哪里是杨枝,分明都是离人的眼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在诗中反复出现,每一次出现都加深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柳树、黄昏、烟雾、黄鹂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柳树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将柳树与离人泪相结合,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离别与孤独,诗人通过描绘柳树这一常见的离别象征,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在晚年的孤独与寂寞中,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