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山似碧环随浪远,
月如金镜照江寒。
陈迹欲寻无复日,
旧恩思报有如江。
作者及朝代
张籍,唐代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作者简介
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欢乐,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籍的诗歌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书写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五色笺纸来记录诗篇,山峦如同碧绿的玉环随着波浪远去,月亮像金色的镜子映照着寒冷的江面,想要寻找过去的踪迹却已无法找回,想要报答旧日的恩情却如同江水般绵延不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前两句写诗人身处之地和行吟之状,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陈迹难寻和旧恩难报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行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山似碧环随浪远,月如金镜照江寒”两句,以山为环、以月为镜,形象地描绘了湘水两岸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而“陈迹欲寻无复日,旧恩思报有如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陈迹难寻和旧恩难报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游历三湘四水时所作,他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行吟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张籍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