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彤庭赐履双,便参东阁寄南邦。全诗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谒

唐·韦庄

初见彤庭赐履双,便参东阁寄南邦。

朝回晓色和烟重,望里江山入画长。

玉宇琼楼天尺五,凤箫龙管夜千章。

微臣此去沾恩处,惟祝吾皇寿万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初次见到皇宫中皇帝赐予的双鞋(象征恩宠),随即被安排在东阁任职,心系着南方的家乡,早晨退朝归来,晨光与烟雾交织,显得格外沉重;远望中的江山如画般绵延不绝,皇宫如同天上的玉宇琼楼,近在咫尺;夜晚的宫廷中,凤箫龙管之声不绝于耳,乐章连绵,我此次蒙受皇恩,离开此地,心中唯有祝愿皇上万寿无疆。

释义

彤庭:指皇宫,因宫中常用红色装饰而得名。

赐履双:古代皇帝赐鞋给臣子,象征恩宠和信任。

东阁:指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泛指朝廷高官办公之处。

南邦:南方的国家或地区,此处指诗人的家乡或心系之地。

玉宇琼楼:形容宫殿的华丽与高耸。

凤箫龙管:指宫廷中的音乐演奏,象征皇家的奢华与欢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初入朝廷、参与政务的情景,以及对皇宫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诗中“初见彤庭赐履双”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受到皇恩的喜悦与荣耀;“便参东阁寄南邦”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在朝廷,但心系家乡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皇宫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皇家的威严与奢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皇上的敬仰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作为一位受到皇恩的臣子,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激与祝福,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韦庄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对国家的忧虑与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