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未央宫遗址
唐·李商隐
未央屋瓦犹残雪,却为祥云映日流。
玉阶寂寞花无语,金殿空蒙月似钩。
往事如烟随梦去,繁华落尽付东流。
千秋万代兴亡事,都付渔樵话里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衰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未央宫的屋瓦上还残留着像雪一样的白色痕迹,却被祥云和日光映照得流光溢彩,玉石铺就的台阶寂寞无声,花儿也默默无语;金碧辉煌的大殿在朦胧中显得空荡,月亮弯如钩挂在天边,往事如烟,随着梦境一同消逝;曾经的繁华落尽,都随着流水逝去,千百年来王朝的兴亡更替,都成为了渔人和樵夫闲聊的话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未央宫遗址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首联以“未央屋瓦犹残雪”描绘出宫殿的破败与岁月的痕迹,同时用“祥云映日流”反衬出宫殿曾经的辉煌,颔联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寂寞与空荡,通过“玉阶寂寞”和“金殿空蒙”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事如烟、繁华落尽的感慨,尾联则将笔触扩展到历史的长河,指出王朝的兴亡更替最终都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相结合,通过描绘未央宫遗址的荒凉景象,引发读者对往昔繁华的无限遐想,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宫殿的破败与曾经的辉煌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怀念。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游览未央宫遗址时所作,当时,他站在废墟之上,望着眼前破败的景象,不禁想起了往昔的繁华与辉煌,他深感时光荏苒、世事无常,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怀念的诗歌,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