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女吹笙彩凤悲,一夫伐鼓灵鼍壮。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百女吹笙彩凤悲,一夫伐鼓灵鼍壮”,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汾阴行》,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汾阴行

唐·李峤

君不见昔日汾阴道,今朝云雨空凄其。

君不见昔日汾阴祠,今成旅客寒食时。

一夫伐鼓灵鼍壮,百女吹笙彩凤悲。

尚想汉家天子在,五柞宫中春未迟。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文学家、书法家,与苏味道并称“苏李”,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同合称“初唐文章四友”,李峤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即已成名,他曾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晚年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滁州别驾,后复任郑州刺史,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昔日的汾阴道吗?如今却只剩下凄凉的云雨,你难道没有看见昔日的汾阴祠吗?如今却成了旅客在寒食节时的凄凉之地,一人击鼓,声音如灵鼍般雄壮;百女吹笙,音乐中透露出彩凤般的悲伤,我还怀念着汉家天子在时的盛况,那时的五柞宫中春意正浓,尚未迟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一夫伐鼓灵鼍壮,百女吹笙彩凤悲”两句,通过描绘昔日祭祀时的热闹场面,与今日之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汾阴道和汾阴祠为线索,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夫伐鼓灵鼍壮,百女吹笙彩凤悲”两句,不仅描绘了昔日祭祀时的热闹场面,还通过“灵鼍壮”和“彩凤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明和强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有关,汾阴道和汾阴祠作为古代祭祀的重要场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沧桑,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所的昔日繁华与今日凄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汾阴行》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思考的诗歌,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世事的感慨,这首诗也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唐代文坛上的一首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