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惜花
宋·杨万里
绿玉枝头一粟黄,
碧纱帐里透芳香。
风霜不放飘零早,
雨露应从爱惜偏。
野老村居无别事,
闲来采得一枝看。
细观颜色更清好,
留与儿孙作岁寒。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关心百姓疾苦,力主抗金,却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辞官回乡,闲居乡里,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仍心系国家,笔耕不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绿色的玉枝上点缀着一粒黄色的花朵,
碧纱帐里透出了它清幽的芳香。
风霜不让它过早地飘零,
雨露也似乎特别偏爱它,给予更多的滋润。
我这位乡野老人居住在村里没有别的事情,
闲暇时便采下一枝来细细观赏。
仔细观察它的颜色更加清新美好,
我要把它留下来给儿孙们,让他们知道岁寒的坚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朵花的生长环境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爱护,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风霜和雨露的对比,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与关怀,而诗人对花的珍视,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风霜不放飘零早,雨露应从爱惜偏”两句,既描绘了花的生长环境,又寓含了深刻的哲理,风霜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雨露则代表着关怀和爱护,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在逆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辞官回乡之后,在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之后,他选择回归田园,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更加关注自然和生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一朵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