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赏花
唐·王建
闻有名花即谩栽,殷懃准拟故人来。
便令傍路无行迹,惟许缁衣夜里来。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官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中年后居陕州,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一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
译文
听说有名贵的花就随意栽种,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故人的到来。
即使让小路旁没有行人经过,也只允许穿着黑衣的僧人夜里前来赏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人听闻有名花,便立即栽种,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故人的到来,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诗人又设置了一个条件,即使小路旁没有行人经过,也只允许穿着黑衣的僧人夜里前来赏花,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花的珍视,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赏花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闻有名花即谩栽,殷懃准拟故人来”直接点明了诗人栽种名花的目的,即为了迎接故人的到来,这种期待和准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后两句“便令傍路无行迹,惟许缁衣夜里来”则通过设置一个条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花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宁愿让小路旁没有行人经过,也只允许穿着黑衣的僧人夜里前来赏花,这种极端的做法,既体现了诗人对花的珍视,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王建出身寒微,虽然曾官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但仕途并不顺利,中年后居陕州,生活相对孤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珍视友情,对故人的思念也更加深刻,当他听闻有名花时,便立即栽种,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故人的到来,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诗人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能与故人相聚,于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