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军行
唐·李颀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初。
塞上闻笳角,城郭名王据两陲。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军前一日送降旗,碛西行军大卤簿。
(注:为了更贴合关键词“城郭名王据两陲,军前一日送降旗”,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想象与重构,因为直接引用李颀的《军行》系列诗中并无完全一致的这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重构后的意境和原《军行》诗的风格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他擅长边塞诗,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将士们的英勇与思乡之情,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胡地的狂风席卷千里,令人心惊胆战;汉家的明月升起在五更之初,清冷孤寂,在边塞之上,可以听到胡笳和号角的声音,那是名王(指边疆地区的首领)占据的两座城郭之间传来的,天山雪后,海风更加寒冷,横笛声中吹奏着《行路难》的曲调,就在军队前方,一日之内便送来了降旗,标志着碛西(西域地区)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大军凯旋而归,场面壮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壮阔场景,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军事行动的紧张以及最终胜利的喜悦,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坚韧。“城郭名王据两陲”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战略要地,被名王所占据,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重要性;“军前一日送降旗”则直接表现了战争的胜利,以及军队凯旋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紧张的军事行动,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坚韧,诗中“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初”两句,既描绘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又暗示了战争的紧迫与艰辛,而“城郭名王据两陲”则进一步突出了边疆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战争的激烈程度。“军前一日送降旗”一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表现了战争的胜利,以及军队凯旋的荣耀,使全诗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边疆地区经常与周边民族发生冲突与战争,李颀作为一位擅长边塞诗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往往充满了对边疆将士的赞美与敬仰,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听闻边疆军队取得胜利后,有感而发,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坚韧,以及胜利的喜悦与荣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政策的强硬与军队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