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贾岛
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
白发半头风满袖,去来飘忽似云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刘栖楚,被贬为长江县主簿,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秋,贾岛被任命为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诗在晚唐却很有影响,特别是他那“推敲”故事,在历史上脍炙人口,晚年他寄居到长江县尉张籍那里,张籍对他的生活颇为照顾,他擅长五律,题材狭窄,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刻琢精警,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在晚唐有重要影响。
译文
蒙受恩典的老翁我寄居在松竹之间,在东窗悠然安卧度过了多少个春天。
半头白发在风中飘扬,来去飘忽不定如同流云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恩宽一老寄松筠”表达了诗人因得到某种恩典(可能是精神上的解脱或物质上的帮助)而得以在松竹之间安度晚年,这里的“松筠”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次句“晏卧东窗度几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在东窗下安然入睡,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多个春天,后两句“白发半头风满袖,去来飘忽似云流”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洒脱与不羁,他的白发在风中飘扬,来去自如如同流云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人通过“松筠”、“东窗”、“白发”、“风满袖”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诗人也通过“去来飘忽似云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贾岛晚年山居生活时的作品,贾岛一生仕途不顺,晚年更是穷愁潦倒,但他却能在山居生活中找到一种超脱和自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通过描绘自己与松竹为伴、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