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变体(融入关键词“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意境)
江楼怀旧
唐·赵嘏
独倚江楼望远山,白发行藏空自感。
春风江水照衰颜,月光如水水如天。
旧友今宵何处去?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此变体为根据要求融入关键词后的创意性重构,非赵嘏原诗。)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佑,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大中四年(850)前后在世,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四年(844)进士及第,后仕宦不得志,终屈居下僚,赵嘏能诗,擅七绝,有《赵嘏集》二卷传世。《全唐诗》编录其诗二百六十三首,其中不乏佳句,如“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秋望》)等广为传诵。
译文
(变体诗)
独自倚靠在江楼上远眺远山,白发苍苍,一生的行藏经历只让自己徒增感慨,春风吹拂着江水,映照着我衰老的容颜,月光洒在水面上,水天一色,朦胧而美丽,曾经一同来此赏月的人如今身在何方?眼前的风景虽然依旧,却已物是人非,依稀间仿佛还是去年的模样。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登上江楼,面对江水、月光,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两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凉。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独倚江楼望远山”奠定了全诗孤独、怀旧的基调;次句“白发行藏空自感”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第三句“春风江水照衰颜”以春风、江水、衰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末句“风景依稀似去年”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晓本变体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根据赵嘏的生平经历和原诗《江楼感旧》的意境,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仕途不顺,生活孤寂之时所作,诗人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春风拂面、江水悠悠的江楼上,诗人独自凭栏远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