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定林寺
宋·王安石
定林青木老参天,横贯东南一道泉。
聊与故人同此乐,且随明月过前川。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后世称他为“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他的诗作也颇受后世推崇,风格遒劲清新,晚年寓居金陵,诗风更显含蓄深沉。
译文
定林寺中的青翠古木高耸入云,一道清澈的泉水横贯东南方向,我姑且和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随着明月的指引,漫步在前方的小溪边。
释义
定林青木老参天:描述定林寺中的古木参天,青翠欲滴,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宁静。
横贯东南一道泉:一道清澈的泉水从东南方向流过,为这片静谧的寺庙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聊与故人同此乐: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且随明月过前川:在明月的照耀下,诗人与友人漫步在小溪边,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定林寺的宁静美景和诗人与友人共赏的愉悦心情,首句“定林青木老参天”以古木参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次句“横贯东南一道泉”则以清泉为点缀,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聊与故人同此乐”和“且随明月过前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和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被贬至金陵(今南京)居住,在此期间,他常常游历山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便是在他游历定林寺时所作,面对定林寺的宁静美景,诗人不禁心生感慨,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并借此抒发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在变法失败后,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