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仙杏吟》
朝代:宋代
作者:李吕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
花开灼灼映山红,果熟累累垂树牖。
仙凡相隔路迢迢,徒使樵夫惊见否。
归来不语意自闲,梦绕天坛白云里。
作者简介:
李吕,字祖谦,一字和叔,南宋邵武军光泽(今属福建)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卒于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三十五岁,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调南剑州尤溪尉,以荐为泉州通判,秩满,入为太学正,迁国子监丞,出知濠州,改知舒州,官终朝请大夫、直秘阁学士,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译文:
仙人喜爱杏树,甚至让老虎来守护它,然而这棵杏树历经百年,最终还是落入了樵夫和农夫的手中,杏花盛开时,鲜艳如火,映照得山峦一片通红;果实成熟时,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仙人与凡人的世界相隔遥远,这棵杏树的存在,是否只是让樵夫感到惊奇呢?樵夫归来后,虽然沉默不语,但心中却感到十分闲适,梦中仿佛还绕着天坛的白云在翱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被仙人喜爱并由老虎守护的杏树,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仙凡相隔的感慨,杏树虽然曾受到仙人的青睐,但最终还是落入凡人之手,象征着美好事物往往难以长久保持其纯洁与高贵,樵夫的沉默与闲适,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杏树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仙凡相隔、世事无常的主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杏树的美丽与神秘、仙人的喜爱与守护、樵夫的惊奇与闲适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富有哲理意味的画卷,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留恋,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苦难,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也可能借杏树这一形象来隐喻自己的人生经历或某种社会现象,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深层含义可能存在多种解读和争议,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