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魏公旧物
唐·李商隐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铜驼陌上今回首,玉燕钗头为别愁。
金谷园中花正好,石崇心事已成秋。
当时豪贵今何在,空见青山送水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何必留恋那地中埋藏的旧物,魏公的子孙们已经分掉了他的衣裘,在铜驼陌上如今回首往事,玉燕钗头寄托着离别的哀愁,金谷园中的花儿开得正好,但石崇的豪情壮志已成过眼云烟,当年的豪贵们如今在哪里?只见青山依旧,流水长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魏公(可能指魏晋时期的某位权贵,如石崇等)的子孙分家、旧物难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富贵难久的感慨,诗中“地中余故物”指的是魏公留下的宝藏或遗物,“魏公诸子分衣裘”则暗示了家族衰败、子孙不肖的悲哀,后两句通过对比金谷园的花开与石崇的心事成秋,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魏公旧物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家族兴衰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魏公家族的过去与现在、繁华与衰败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铜驼陌上今回首”一句,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而“空见青山送水流”一句,则以自然景物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生的短暂和易逝,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所处的晚唐社会背景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昔日的权贵家族纷纷衰败,李商隐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对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过去繁华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人生无常、富贵难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