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出自哪首诗?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招贤令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

风云际会须乘势,海岳澄清待展才。

铁骨铮铮担道义,丹心耿耿照乾坤。

愿君勿负平生志,共筑江山万里春。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而是根据题目关键词构思而成。)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诗文在晚唐时期有着极高的声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皇帝下诏选拔有才能的青年官员进入御史台(宪台),此时正是国家急需能够挽救时局的人才之时,风云变幻之际应当把握时机,海清河晏之时等待着你们施展才华,你们要有铁骨铮铮,勇于担当道义,丹心耿耿,照亮乾坤,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平生的志向,共同建设万里江山的美好春天。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皇帝选拔人才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急需人才的忧虑和对青年才俊的期望,诗中“诏取名郎入宪台”直接点题,说明选拔人才的目的和紧迫性;“此时方急济时才”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鼓励青年才俊要勇于担当,不负韶华,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也表达了对青年才俊的殷切期望,诗中“风云际会须乘势”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时代变迁中的机遇与挑战,鼓励青年才俊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而“铁骨铮铮担道义,丹心耿耿照乾坤”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赞美,强调了人才不仅要具备才华,更要有担当和责任感。

创作背景

(由于本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基于题目关键词和唐代社会背景的构想)

在唐代,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在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皇帝更加需要选拔有才能、有担当的青年官员来整顿朝纲、稳定局势,诗人杜牧(在此虚构情境中)以“诏取名郎入宪台”为引子,创作了这首表达对国家大事关切和对青年才俊期望的诗歌,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也寄托了对青年才俊的殷切期望和祝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