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
(注:“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并非陆游《游山西村》原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创意性融入,原诗最后一句为“拄杖无时夜叩门”,以下解析基于这一创意性融入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夜晚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那时我不再受官服官帽的约束,或许可以趁着兴致在酒家里安眠。
释义
此诗描绘了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首联写农家待客情谊之厚,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变化,三联写披锦戴银、热闹异常的古社情景,尾联写乘兴而游,村中酒意正浓,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赏析
“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一句,创意性地融入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青盖皂衫,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象征官场的束缚与规矩;无复禁,意味着摆脱这些束缚,获得自由,诗人想象自己在这样的自由状态下,可能乘着兴致,在酒家里安然入眠,展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整首诗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创作背景
陆游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他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年)积极支持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因“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去隆兴府通判职务,回山阴闲居,陆游在故乡闲居六年,时间是在宋孝宗淳熙元年至淳熙七年(1174-1180),他家居山阴三山,常游西湖之七里三村,诗题中的山西村即指三山村之一的西山村,陆游在这次闲居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游山西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