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的解释

梦梦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乡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

客久畏闻人说鬼,愁多懒见鸟谈天。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应县补诸生,但从此屡试不第,仕途无着,家境清贫,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客死他乡,年仅三十五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著有《两当轩集》。

译文

回望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而新近的遭遇,却让我伤心了六七年之久,客居他乡已久,害怕听到别人谈论鬼怪之事(暗指世事无常,人心难测);心中愁苦太多,连看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交谈(比喻他人无忧无虑的生活)都感到厌烦。

释义

首句“故园回首三千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深切思念,用“三千里”这一夸张的数字,强化了空间上的遥远感,次句“新火伤心六七年”则转而描述诗人近年来因种种不幸遭遇而感到的伤心与痛苦,“新火”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变迁,后两句通过“畏闻人说鬼”和“懒见鸟谈天”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恐惧与愁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三千里”与“六七年”的时间与空间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的意象选择巧妙,既体现了诗人敏感细腻的心理状态,又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坎坷,早年虽有才名,但仕途不顺,家境贫寒,长期漂泊异乡,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异乡漂泊多年后,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痛苦所激发而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在科举制度下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挣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