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的释义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

院落日长人寂寂。

池塘风慢鸟翩翩,

帘幕低垂月淡淡。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当时流传极广,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朝鲜、日本,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七十五岁,葬于香山。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

庭院中日影悠长,人迹罕至,一片寂静。

池塘边微风轻拂,鸟儿翩翩起舞;

帘幕低垂,月光淡淡地洒在窗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通过门巷的萧条、院落的寂静、池塘边的微风与翩翩飞鸟、低垂的帘幕与淡淡的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门巷萧条长绿苔”以门巷的萧条和绿苔的生长,暗示了诗人生活的清幽与孤寂;次句“院落日长人寂寂”则直接点出了院落的寂静和日影的悠长,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后两句“池塘风慢鸟翩翩,帘幕低垂月淡淡”则以池塘边的微风、翩翩的飞鸟、低垂的帘幕和淡淡的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的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鲜明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在此期间,他过着闲适的生活,以诗酒为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闲居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