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求学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莫谓前贤皆可法,须知学者贵求新。

汗牛充栋成何事,但得真知是吾师。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主张“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黄遵宪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他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外交事业。

译文

独自学习难以窥探学问的深奥秘密,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空虚,在读书的过程中,从疑惑不解的地方反而能翻然醒悟,写文章到了穷尽之时自然会有神来之笔,不要说前人的经验都可以效仿,要知道学者最重要的是追求创新,即使书籍堆积如山又能成就什么大事呢?只有获得真正的知识才是我的老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黄遵宪对于学习和求知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独自学习难以深入,需要多听他人的意见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疑惑和困难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往往是通向领悟和创新的契机,他还告诫学者不要盲目效仿前人,而应该追求创新和真知。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但寓意深远,黄遵宪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于学习和求知的深刻见解,他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困难往往是通向领悟和创新的桥梁,他也告诫学者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知的精神,不要盲目效仿前人,这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晚清时期创作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黄遵宪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和外交家,深刻认识到学习和求知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他创作了这首诗来传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对于学习和求知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社会变革的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