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带园林五亩余,萧条还似茂陵居。的释义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李商隐

本为栖遑者,今成懒慢人。

生涯随日过,世事逐年新。

草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宅带园林五亩余,萧条还似茂陵居。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唐宪宗至唐宣宗年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难以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衰落,也深刻表达了个人的苦闷和追求。

译文

我本来是一个奔波不定的人,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懒散悠闲的人,生活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世事却年年都有新的变化,草色连天,一片碧绿,林中的花朵向着阳光开放,分外鲜明,我的住宅带着五亩多的园林,虽然有些萧条,却还像汉代茂陵人(暗指司马相如)的居所一样,有着一份清幽和宁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闲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栖遑者”和“懒慢人”的对比,反映了诗人从奔波忙碌到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变化,而“草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最后一句“宅带园林五亩余,萧条还似茂陵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挫折,诗人选择了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安慰,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闲居生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满足,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闲居生活的佳作,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