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林泉深处足烟霞,

未怕元刘妨独步。

每思陶谢与同游,

清风明月共吾庐。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自己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译文

在深邃的林泉之中,我享受着充足的烟霞美景,

并不担心自己的诗才无法超越元好问和刘因(此处“元刘”为泛指,代表同时代或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我常常怀念与陶渊明和谢灵运一同游历的日子,

希望能在清风明月之下,与他们共享我的陋室。

(注:由于“元刘”在诗中为泛指,实际翻译时将其理解为诗人心中的文学前辈或同辈,而“陶谢”则明确指向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两者均为田园诗和山水诗的代表人物。)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前辈的敬仰,首句“林泉深处足烟霞”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美丽;次句“未怕元刘妨独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不畏与前辈比肩;第三句“每思陶谢与同游”流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怀念与向往;末句“清风明月共吾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通过“林泉深处”、“烟霞”、“清风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未怕元刘妨独步”和“每思陶谢与同游”的表述,既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自信,又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与怀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隐居山林期间,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山林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在隐居生活中,他或许常常怀念古代文学巨匠的佳作,同时也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有着充分的自信,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与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